PG电子

改革开放初期温州市利率改革试点PG电子技巧

2025-07-29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PG电子(Pocket Games Soft )全球首屈一指的电子游戏供货商[永久网址:363050.com],首位跨足线下线上电子游戏开发。PG电子,pg娱乐,PG电子试玩平台,pg电子app,pg电子外挂,pg电子接口,pg电子技巧,pg电子下载,欢迎注册体验!

改革开放初期温州市利率改革试点PG电子技巧

  吴国联1980年从浙江银行学校毕业分配到人民银行永嘉县支行,从事信贷、计划等工作,1984年3月起担任支行副行长,后调任人行温州市分行、温州市中心支行工作至今,亲历和见证了温州农村利率改革突破和试点的过程。我们通过对他的采访,回顾了温州市农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那一场风起云涌的利率改革试点。

  20世纪80年代初,温州经济新格局崛起,各县农村金融市场出现资金供不应求,民间借贷十分活跃,借贷利率高涨状况。1980年冬,民间借贷月息高达3-5分,银行、信用社资金只能解决当地资金需求30%左右,同时在借贷需求上出现了由流动资金向固定资金转化,贷款额大期限长的趋势,客观上要求国家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现行信贷体制和利率政策。

  农村信用社利率最先试点的是苍南县金乡信用合作社。1980年10月苍南县金乡镇信用合作社率先试行存贷款浮动利率,存息由国家规定的月息4.5厘上浮为一分,贷息由月息6厘上浮为一分五厘。使当年底该社浮动利率存款余额上升到21万元,次年底上升到54万元,既支持了乡镇企业和家庭工商业发展,又发挥了农村信用中介作用,平抑了民间借贷利率,信用社摘掉了连续26年的亏损帽子,当年盈利2.5万元,次年盈利8.6万元。1985-1986年、陈慕华等先后来温州视察,充分肯定了温州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方向,同时指出信用社可全面实行,具体办法可以根据不同地区资金供求情况灵活掌握。存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可大一些,高于基准利率,低于市场利率。

  1985年夏,温州市在金乡镇信用社召开了实行浮动利率经验交流会,决定有计划、有步骤地在经济比较发达、民间借贷比较活跃、干部力量又较强的地区的农村信用社普遍推广。到1986年6月底,试点范围逐步扩大到387个农村信用社,占全市总社数78.8%,浮动利率存款余额占全市农村储蓄余额61.2%,浮动利率贷款余额占全市农村贷款余额53%,这一比重使信用社在农村资金市场上从被动应付到掌握主动权。接着又出现了城镇资金流向农村,专业银行储蓄存款逐步下降趋势,迫使各专业银行实行以国家基准利率为主,浮动利率为辅的双轨利率体制。

  1986年10月平阳县工商银行经人民银行总行批准,推出“以贷定存、自求平衡、利率上浮”为原则的特种定期储蓄存款和特约贷款业务。规定存款半年期为月息7.2‰,1年期为月息10‰。在平阳县工商银行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各县和市区的各专业银行普遍推行。自此,利率改革在城乡全面推开,初步形成了以国家基准利率为主,浮动利率为辅的双轨利率体制,但带来的副效应是,一时各金融机构纷纷以高利率作广告开展存储业务。

  为制止相互攀比,任意提高利率档次,加强统一管理,根据利率总水平基本不变或小变前提下,实现区别对待、期限管理、适当上浮原则,制订了《温州市利率改革试行方案》,经浙江省人民银行审核,报人民银行总行批准,作为利率管理的地方法规,于1987年9月21日起试行。温州市被正式列为全国第一个进行利率改革的试点城市。经近一年的实践,又提出《修改和完善温州市利率改革方案》,强调在同一地区执行同一的利率档次,理顺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和市场利率的关系,中央银行对利率的管理逐步过渡到上下限控制。修改方案于1988年10月1日起执行。嗣后结合总行全国性利率调整,温州市人民银行于1989年1月27日又提出温州调整试行方案。各专业银行并据此结合实际制定实施利率方案。从而形成了以基准利率为主体,浮动利率和市场利率为辅,多种利率并存的多层次利率体系,逐步实现了利率规范化。

搜索